发布日期: |
信息来源:四川省司法厅 | 【字体:大 中 小】 |
保护视力色: |
![]() ![]() ![]() ![]() ![]() ![]() ![]() ![]() |
分享到: |
6月20日,在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研讨班上,司法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王彬作了《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专题辅导。他提出,我们司法行政人必须牵住法治政府建设这个“牛鼻子”,推动如期实现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
一、法治政府的内涵
——法治政府是职权法定的政府。职权法定具体可以分解为主体法定、权力法定、责任法定等要素。
——法治政府是职能科学的政府。法治政府必须具备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五项职能。政府之间、上下级之间关系的配置也必须科学合理。
——法治政府是阳光公开的政府。行政主体的行为和权力行使要达到一种公开透明的状态。
——法治政府是执法严明的政府。只有依法行政才能保证政府在法律界限范围内行使权力,保证政府有效履行职能。
——法治政府是守法诚信的政府。政府要对行政行为所产生的信赖利益予以合法保护,做到守法诚信。
二、建设法治政府的动因和意义
——现代政府的行政权力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增加了行政权力滥用的机会。为防止权力扩张和滥用对人民利益造成损害,一切行政活动只能在法律的规范和制约下进行。
——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三、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历程回顾
我国法治政府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大致可分为1954-1978年间建国初期法治政府建设步履维艰阶段、1978-1989年间改革开放推动法治政府恢复发展阶段、1989-1997年间市场经济刺激法治政府加速发展阶段、1997-2012年间体制改革促进法治政府全面发展阶段、2012至今依法治国推动法治政府深化发展阶段。
四、法治政府新的时代精神探析
一是服务导向。在新的社会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充分、不平衡。提供充分、平衡的物质和精神服务是政府基本的行为取向,也是政府存在的基本的价值判断。
二是广泛参与。广大行政相对人有机会参与行政决策、行政执法和其他行政行为。而且这种参与必须是广泛的、全方位的。
三是主体多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治理的模式是多元化的。就法治政府建设而言,第三方就是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当事方也能够介入到行政过程中来,能够成为政府行为关系的主体。
四是自治主流。政府行政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民间化,诸多行政关系的调控首先要通过民间规则进行,如果民间规则能够解决问题,法律层面的规则就可以不予介入。
五是柔性渗入。政府必须有更多的人文关怀。首先选择软法的手段实施管理,行政执法行为要更多体现人性化。
五、立足职能职责,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要切实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健全完善法治四川建设规划体系。要将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等进行制度化规定。坚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
要切实提升“关键少数”法治观念,持续抓实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断完善行政决策机制,统筹开展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
要切实推进依法科学民主立法,选好选准政府立法项目。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加强立法审查。
要切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协调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要切实增强法律服务群众能力,推动建设西部法律服务中心,健全以人民群众知晓率、首选率、满意率为主的工作评价机制。
要切实有效化解行政争议,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行政复议工作,保障行政诉讼制度有效运行。
切实履行督查考核职能职责,不断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督察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考核法治政府建设的有效举措。
版权所有:四川省司法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司法厅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上翔街24号 邮编:610015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51000000828313XE
备案序号:蜀ICP备20021399号-3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