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基层动态
绵阳市“三举措”推动“法律明白人”培养走深走实
发布日期:2025-01-03 信息来源: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绵阳市司法局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分享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据全国、全省“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安排部署,绵阳市以“构建立体化机制、打造联合式队伍、搭建多元化平台”三举措推动“法律明白人”培养走深走实,助力基层依法治理。

构建立体化机制,凝聚“法律明白人”培养“向心力”

强化统筹选贤能。与组织、人社、农业农村、民政等部门联合印发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选、管、育、用”全链条一体化培育工作机制,将“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融入基层法治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共同参与的“一盘棋”工作格局。

明确标准聚精英。遵循“一选两公示三审核”原则,指导各地分阶段、分步骤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重点从基层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致富带头人等人员中遴选,经村(社区)“两委”初选、乡镇(街道)同意,选择符合条件的“法律明白人”。截至目前,培养“法律明白人”10521名,实现每个村(社区)至少5名。

深化培训育良才。构建“1+13+N”机制建强师资队伍,成立市级“法律明白人”培训讲师团1个、县级“法律明白人”师资库13个,构建涵盖283人的专业师资队伍。推行“市示范+县分片+镇覆盖”模式实现全覆盖培训,开展“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联合培训1300余场,覆盖13502人次。实行"1+N+X"联动强化传帮带,与村(社区)法律顾问结成工作组2064个,2024年开展法治培训7000余次。

打造联合式队伍,架起“法律明白人”实践“连心桥”

规范管理强队伍。建立“法律明白人”档案管理机制,实行一人一档,实时填写《“法律明白人”工作记录表》,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严格“年度考核”,实行“动态调整”,对工作表现优秀的“法律明白人”,由地方司法行政部门进行表扬;对履职不认真的人员及时调整,不断强化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多样服务延深度。发挥“法律明白人”民情信息收集员、法律政策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法治创建监督员“四员”作用,开展法治宣讲3000余场次,参与调处矛盾纠纷8400余件,预防纠纷6200余件。积极参与村(社区)民主事务决策、民主事务管理,带动当地民主法治示范创建,构建“进村、入户、到人”的立体化基层法治建设工作模式。

联合培育拓广度。联动部门、高校,遴选税务工作者、企业代表、学生代表,分行业试点培养专业领域“法律明白人",培养“税法明白人”421名,创建全省首个“税法明白人”法治实践基地。遴选企业“法律明白人”80余名,引导企业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培育大学生“法律明白人”50余名,搭建大学生法治实践平台。

搭建多元化平台,激发“法律明白人”履职“加速度”

搭建“实训+观测”平台。以司法所、人民调解室、公共法律服务站等为基础打造“法律明白人”实训基地8个,构建“培训+观摩+实战”模式,持续提升专业水平和履职能力。优选“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搭建“法律明白人”法治素养观测点13个,实现“法律明白人”法治素养实时观测,为精细化培养、针对性培训提供依据。

搭建“服务+活动”平台。分类建设村(社区)“法律之家”218个、企业“法律之家”6个、养老助餐点幸福餐厅“法律之家”14个,“法律明白人”通过现场答疑、个案跟进等多种方式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建设村(社区)法治图书室、法治讲堂、法治小院、法治广场等法治文化阵地2535个,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搭建“典型+交流”平台。联动市委宣传部、市委社工部、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绵阳市讲好“法律明白人”故事活动,以生动实践激发队伍发展活力。举办全市“法律明白人”骨干培训班,邀请“四川十大法治人物”为“法律明白人”开展宣讲,全市近100名“法律明白人”代表参加培训,进一步提升培养质量。

责任编辑:陈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 - 四川省司法厅

     版权所有:四川省司法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司法厅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上翔街24号 邮编:610015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51000000828313XE

备案序号:蜀ICP备20021399号-3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 微信
  • 微博
  • 抖音号
  •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