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基层动态
四川各地推进行政复议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7-29 信息来源:厅行政复议与应诉一处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分享到: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行政复议机构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行政复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实现了新突破,10个集体、10名个人在全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中表现突出获得司法部通报表扬。成都、泸州、绵阳分别在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展行政复议与调解对接试点、探索行政复议员制度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成都:聚焦“三个转变”深化行政复议 全力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成都市围绕“复议为民、服务大局、公正公信”,聚焦在企业问需主动性、案件办理实效性、层级监督系统性上作转变、见成效。

从“坐堂审案”到“主动问需”转变。结合企业诉求制定深化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十项举措,优化涉企案件“容缺受理”“简案速办”机制,建立集“复议咨询”“复议申请”“普法宣传”为一体的涉企行政复议服务点21个,强化法治宣传和政策指引。

从“个案纠正”到“案结事了”转变。建立重大疑难案件“四级审查”机制,保障企业利益诉求表达。对重点案件采取“领导+专班”模式包案负责办理,推行调解意愿100%征询企业,涉企案件“回访+评价”全覆盖,上半年涉企案件调解结案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从“就案审案”到“类案治理”转变。制定关于加强行政权力监督提升依法行政质效的实施方案,印发行政行为自我纠正工作指引,推动行政复议与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联动贯通,通过开展“同堂培训”,统一涉企案件办案思路和审理标准。

泸州:探索复调对接新路径 推动行政争议多元化解

泸州市建立健全复调衔接联动机制,构建“行政主导、调解助力、多元联动”解纷体系。

筑牢复调对接机制根基。出台《泸州市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实质化运行实施方案》,全覆盖建立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并实质化运行。编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衔接联动机制工作指引》,明确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案件分流导入调解程序流程。

创新复调对接实践路径。针对市场监管等六大重点领域,建立多部门协作的行政争议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在司法所推行“行政复议联系点+调解委员会”融合模式,吸纳村(社区)两委、“法律明白人”等参与行政争议调解。加强在线复议宣传,打通群众行政复议指尖通道,实现调解预约、进度查询等一网通办。

保障复调对接长效运行。组建由退休法官、资深律师、行政执法骨干组成的“复调专家库”,开展调解技巧等专题培训。将复调对接工作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按标准给予个案补贴。建立“一案一评”机制,通过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当事人评价,对调解协议履行情况跟踪督导。

绵阳:“三化”赋能强队伍 打造发展新引擎

绵阳市聚焦“建机制、强团队、提质效”,推动构建行政复议员制度体系。

聚焦职业化管理,构建科学制度体系。建立复议员任命管理制度,严格选任标准,组织新任复议员庄严宣誓,切实增强队伍职业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推行分级管理制度,依据职务职级、工作实绩、工作年限等要素,实行动态管理机制,激活复议队伍履职动能。

推进规范化运行,创新高效办案模式。探索建立“2+2”复议员办案团队模式,2名专职复议员负责案件办理,2名辅助人员配合从事受理初审、案件梳理、结案归档等程序性、事务性工作。组建分领域、分类别办案团队,推行繁简分流办案模式,简单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快调快审,重大复杂案件集中力量精调细审。

强化专业化建设,锻造过硬能力素质。成立全国首家地市级行政复议法学研究会,联合高校建强行政复议理论研究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实施“打卡赋能”“梓州法雁”等全链条培优计划,选派复议骨干至高校专题研修,参与重大疑难案件办理,7人入选省级行政复议人才库。

责任编辑:荣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 - 四川省司法厅

     版权所有:四川省司法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司法厅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上翔街24号 邮编:610015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51000000828313XE

备案序号:蜀ICP备20021399号-3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 微信
  • 微博
  • 抖音号
  •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