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四川省司法厅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要闻
四川省司法厅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研讨班
发布日期:2019-06-21 信息来源:四川省司法厅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分享到:

 619日,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研讨班在成都举行。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刘志诚出席开班式并讲主题党课,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忠诚为民尚法担当书写新时代司法行政新答卷。

刘志诚指出,司法行政人的初心就是为民,司法行政人的使命就是尚法。要牢记为民初心,就必须绝对忠诚;要践行尚法使命,就必须敢于担当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要把践行忠诚为民尚法担当的四川司法行政精神,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广泛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干警、法律服务工作者,更加深刻地领会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更加广泛地凝聚全系统践行忠诚、为民、尚法、担当的磅礴力量,更加有力地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一、铸就忠诚之魂,确保司法行政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一)什么是忠诚?忠诚的内涵是什么?

忠诚就是真心诚意、尽心尽力、从一而终、没有二心。忠诚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是一种崇高的人格操守,是高于能力、高于智慧的珍贵品质。

忠诚的第一个层面是伦理忠诚就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诚信,是对规则、秩序、道德的自觉遵循,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忠诚的第二个层面是职业忠诚就是把忠于法律作为基本要求,把忠于职守作为主要内容,把忠于司法行政事业作为价值追求。

忠诚的第三个层面是政治忠诚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有机统一,就是要自觉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政治忠诚是统帅,伦理忠诚是基础,职业忠诚是支撑,三者有机融合,互为一体。

 (二)为什么要讲忠诚?为什么要把忠诚摆在司法行政精神的首位?

忠诚是家族亲和、社会管理、国家维系的基石和必要条件。无论是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还是从修身齐家治国来讲,都需要忠诚。

从司法行政政治属性来讲,忠诚是确保事业正确方向的重要保障。

从司法行政事业发展来讲,忠诚是凝聚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的动力源泉。

从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来讲,忠诚是检验政治品质的重要标尺。

(三)如何做到忠诚?对新时代司法行政人的忠诚有哪些具体要求?

忠诚于党,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始终坚持政治引领、党建先行,把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全面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以党支部十个标准化、党委(党组)规范化建设为支撑,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引领司法行政事业创新发展的坚强政治核心。

忠诚于国家,把国家利益放在心中首要位置,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际司法协助、对外法治交流、涉外法律服务中依法维护国家利益。

忠诚于人民,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政治承诺,严格刑罚执行,坚决守住监管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两个底线,努力提供全业务、全时空的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

忠诚于法律,坚定地捍卫宪法法律尊严,要害是保证宪法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关键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核心是做忠实的宪法法律践行者。

忠诚于事业,将个人价值追求主动融入司法行政事业发展中去。要有事业,在推进事业发展中展现自身价值;要有事业,认真思考发展方向、总体目标、前进路径、具体措施;要有事业,确保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压茬推进。

二、践行为民之本,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根本标准

 (一)什么是为民?司法行政为民的内涵是什么?

为民,就是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其内涵具有价值取向、制度设计、行为实践三种形态。价值取向是核心,制度设计是保障,实践形态是检验。

为民的价值取向就是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确保司法行政工作拥有最广泛、最深厚、最可靠的群众基础。

为民的制度设计就是在行政立法论证、政策规章制定、业务流程细化、工作标准塑造等工作时,满足绝大多数人民的需求,尊重保护绝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民的行为实践,就是在窗口服务中笑容再多一点、程序再少一点、解释再清楚一点、情绪再耐烦一点;在法律服务中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主动跟踪、多一些及时反馈。

 (二)为什么要强调为民?

司法行政机关的根本属性是人民性。

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来讲,强调执政为民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现实需要

从司法行政工作来讲,强调执法司法为民彰显司法行政机关人民属性的实践需要。

从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来讲,强化服务为民切实转变队伍作风的迫切需要。

(三)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如何做到为民?

司法行政机关履职情况如何,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民意标尺。必须把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贯穿于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

要问需于民,把群众呼声作为工作动力。把群众的呼声作为推进工作的第一信号,将群众的批评鼓励转化为前进动力,紧紧围绕群众需求开展工作。

要问计于民,把群众参与作为工作方式。坚持发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做好基层经验的总结推广。

要问效于民,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标准。常态化开展人民群众满意度评价工作,以民意监督倒逼干部履职、以民意评价推动干部作风养成,推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服务水平提高,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三、恪守尚法之要,带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

(一) 什么是尚法?

尚法就是坚持把崇尚法治、厉行法治作为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的价值追求,带头尊法学法用法守法,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上做表率。

尚法是一种尊法的态度

尚法是一种学法的意识

尚法是一种守法的认知

尚法是一种用法的方式

 (二)为什么要强调尚法?崇尚法治、厉行法治对司法行政工作有什么重大意义?

司法行政机关集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环节职责于一体,是宪法法律的执行者、宣传者、捍卫者。崇尚法治、厉行法治,是司法行政机关履行职能使命、彰显担当作为的题中之义、必然要求和重要推力。

从统筹推进法治建设来讲,崇尚法治、厉行法治是司法行政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内在要求。

从创新加强社会治理来讲,崇尚法治、厉行法治是破解司法行政管理服务难题的重要手段。

从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来讲,崇尚法治、厉行法治是砺炼司法行政队伍的迫切需要。

 (三)司法行政机关如何崇尚法治、厉行法治?

崇尚法治、厉行法治,要着眼司法行政机关所担负的职能任务,坚守法治信仰,树立法治思维,尊重法治规律,促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整体联动全面贯通,在推动法治建设中有效发挥主力军作用。

坚持科学立法,引领良法善治。坚持多方参与、集思广益,增强立法的系统性和开放性;坚持与时俱进、上下衔接,增强立法的统一性、针对性;坚持主动作为、整合资源,增强立法审查的主动性、权威性。

确保严格执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推进行政程序法治化,用严密的程序遏制权力的任性;推动执法方式转变,树立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质,确保依法履职尽职。

维护公正司法,筑牢公平正义最后防线。要充分发挥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刑事执行、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等职能作用,着力形成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

引领全民守法,营造治蜀兴川浓厚法治氛围要发挥普法工作牵头抓总职能,积极培育和推广法治文化,打造法治宣传品牌,创新法治宣传的方式方法,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信仰法治之风。

四、彰显担当之为,在助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中建功立业

 (一)什么是担当?担当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担当就是敢于承担责任,关键时刻敢挑担子,在责任面前不回避、不推诿、不退缩。对全省司法行政来讲,担当有三个层面要求:

一是想干事,激发敢担当的勇气

二是能干事,历练善担当的能力。

三是干成事,彰显勇担当的作为。

 (二)司法行政为什么要强调要担当?

从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来讲,只有担当作为才能有所作为。

从司法行政工作事业发展来讲,只有担当作为才能迈入全国一流。

从司法行政干部队伍建设来看,只有担当作为才能担负起新职能新使命。

 (三)如何助推治蜀兴川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担当?

在推进四川司法行政一年一变化、三年铸特色、五年创一流中体现真担当真作为。勇于跳起摸高,绘制好一张蓝图;保持战略定力,坚守好一张蓝图;积极担当作为,实现好一张蓝图

在推进法治四川、平安四川建设中真担当真作为。以大格局谋划法治建设举措,以高标准落实法治建设部署,以实作为推动法治建设发展,通过”“”“,深入推进法治四川建设。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兼备刚性管控、柔性服务和理性调和的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减少特殊人群对抗社会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在推进实施中央、省委重大发展战略中真担当真作为。围绕服务三大攻坚战”“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和民营经济发展,打造区域法律服务中心,创新法治示范区建设,加强跨域法治协作,提升涉外服务能力,找准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结合点、着力点,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司法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王彬主持会议。厅领导何华、王飙、孔祥贵、任立新、潘奇峰、安家爱,厅机关二级巡视员,省委主题教育第六巡回指导组领导,全系统正处级领导干部,各市(州)、县(区、市)司法局负责人,司法所长代表,省律师协会、省公证协会、省司法鉴定协会秘书长,部分党员代表在主会场参会。各市(州)、县(区、市)司法局全体党员干部、法律服务工作者代表,各监狱、戒毒单位除执行任务外的全体党员干部在各分会场参会。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会的共计1.5万余人。

责任编辑:陈晓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 - 四川省司法厅

     版权所有:四川省司法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司法厅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上翔街24号 邮编:610015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51000000828313XE

备案序号:蜀ICP备20021399号-3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 微信
  • 微博
  • 抖音号
  •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