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四川省司法厅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要闻
四川跑出创新奋进“加速度” 谱写2019年法治建设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0-06-12 信息来源:省委依法治省办秘书处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分享到:
四川跑出创新奋进“加速度” 谱写2019年法治建设新篇章
2020年6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院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No.6(2020)》发布暨2019年中国法治发展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蓝皮书指出,2019年,四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二次会议精神,坚持厉行法治、良法善治,不断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奋力把治蜀兴川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把法治四川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蓝皮书指出,2019年,是四川法治建设适应新体制、承载新期待、创新发展的又一年。一年来,四川省委高度重视、立体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先后4次在中央依法治国办会议上作交流发言。有13项工作实现了在全国率先突破。
蓝皮书指出,四川从党委依法执政、立法优质高效、政府依法行政、司法公正公信、社会治理有效5个方面着力,深化全面依法治省。
一是坚持党委依法执政,着力完善依法治省制度机制
加强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组织领导。全面完成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组建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协调小组和办公室;召开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全面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印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分两批次300余人次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全面依法治省素质能力培训班,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健全法治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印发“两规则一细则”,制定依法治省工作联络员制度和办公室工作管理办法,规范全省各地各部门依法治省工作机构设置及称谓,加快形成“1+4+N”法治建设工作格局;制定年度工作要点,编制包含123项工作的任务台账;在全国率先创制包括73个指标、144个观测点的《四川市县法治指数》;拟制督察工作实施办法,开展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司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发展等3项督察,开展“依法治省”“依法行政”年度绩效目标考核,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注重党委引领示范带动。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在机关单位开展宪法报告会、宣誓等活动4700余场次;统筹推进党内法规“立改废释”,开展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出台党内法规14件、规范性文件64件,废止99件、宣布失效54件。坚持用法治方式预防和惩治腐败,出台《关于严格禁止领导干部利用地方名贵特产谋取私利的规定》等规范,切实推行“以案促改”工作;印发《关于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建立健全公职人员政商交往“负面清单”,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二是坚持立法优质高效,着力完善地方法规规章
构建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将党的领导贯穿到立法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注重强化人大法制委的主体责任和主体地位,确定了17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建立全省统一共享的立法专家库,首批聘任36位省内外立法专家,为科学民主依法立法提供专业支撑和智力支持。
推进立法调研、起草、论证、协调、审议等环节精细化管理,制定立法协调工作若干规定,统筹协调立法项目选题论证、法规起草、法规审议各环节中的重大事项和意见分歧;严把立法计划立项关口,在全国率先建立“专家提问、申报部门现场答辩”的立法项目论证机制,围绕14个立法要件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查;按照“立法项目有特色、立法过程有经验、法规实施有效果”的原则,首次组织立法专家对3件省级法规和21件市(州)法规开展案例研究,深入开展立法评估工作。
加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立法,出台《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等省级地方性法规19件,批准市(州)地方性法规38件、民族自治地区单行条例7件,为治蜀兴川提供了坚实法制保障。
三是坚持政府依法行政,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年)》,确定了26条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举措,加快提升全省营商环境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水平;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编制包含84项证明事项的清单,申请人累计减少出具各类证明材料8.3万余件;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领域的信用激励和惩戒的新型监管机制,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坚持依法民主科学决策,出台《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三级合法性审核机制,全年省市县三级政府共审核规范性文件2372件;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健全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切实提高重大决策水平。
全面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深入推进行政执法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开展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年和年度全省行政执法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在全国率先构建包含行政执法用语标准、流程标准和文书标准等内容的行政执法标准体系,努力实现“教科书式执法”;举行省市县三级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统一考试,共4.5万余人参加,切实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推进生态环境等5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在2个市(州)、161个县(市、区)设置综合行政执法局,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在全国率先开展行政执法不予处罚事项、减轻处罚事项、从轻处罚事项“三张清单”制度;印发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注重强化行政行为监督。在全国率先发布首个省级政务公开9项标准,着力规范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制度,全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同比上升8.05个百分点、达到86%,依法执行法院生效判决率100%;建立了常态化“府院”联席会议机制,发布四川省行政复议十大典型案例,全年各级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受理7048件,审结6398件,综合纠错率34.39%。
四是坚持司法公正公信,全面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
紧紧围绕推进政法机构改革,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员额法官检察官遴选递补机制,大幅缩短空额增补周期。在全国率先建成首家跨区域、跨部门涉案财物管理中心,首创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保管新模式。创新建立静默化监管体系,探索惩戒委员会委员参与案件质量评查制度,提升办案质效和司法公信力。全年共受理案件136.03万件,审执结127.16万件,同比分别上升9.78%、13.02%。
深入破解生效判决执行难题。全省212个法院全部建成执行指挥中心,开展“失信大曝光”等专项活动,全年全省法院执结案件43.29万件,同比上升22.42%。依法开展公益诉讼检察,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9738件,同比增加2.5倍。全面开展刑事案件辩护律师全覆盖试点,全省通知辩护案件数同比增长23.8%。
深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健全完善实战指挥体系、合成作战机制,打击犯罪质效全面提升,2019年全省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1.1%,破案率达44.71%,同比增长9.55个百分点。在全国率先开展对监狱实行“派驻+巡回”检察试点工作,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监狱全业务的监狱管理标准体系23个,高分通过国家标准委评估验收。
五是坚持社会治理有效,着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切实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坚持“谁执法谁普法”,明确48个省直部门的普法责任清单。把领导干部“关键少数”、青少年“未来多数”作为宣传重点,全面落实会前学法、经前学法和干部考法,在全国率先编制全省法治宣传用语指导性目录8类395条,在重要地段和四川卫视黄金时段精准投放法治公益广告;在全国率先启动“宪法法律进高校”活动,全省126所高校全覆盖,超过20万名师生接受教育;在全国率先编纂完整反映省级地方七十年法治建设历程的书籍——《治蜀兴川法治建设七十年》,隆重举办“法治四川行奋斗新时代”——新中国70周年四川法治历程回顾暨‘12.4’宪法宣传周主题”,全面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将公共法律服务纳入全省十大基本公共服务之一,写进省委、省政府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实施意见,作为“4+6”现代服务业重点培育。着力打造以成都为核心、立足全省、辐射西部、全国一流的西部法律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推出公益性涉外法律服务平台——一带一路“丝法通”APP,精选了全川21家法律服务机构58名法律服务人员提供专业涉外法律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全年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共办理法律服务214.2万件。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立健全法治示范创建全域覆盖、动态管理、检查评估长效机制,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创新开展乡村治理、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等法治示范区建设。
加强多元纠纷解决体系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制定《四川省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建立四川省人民调解协会,开展防范“民转刑”命案专项行动,全力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新推进诉源治理实质化,2019年全省法院新收案件增幅同比下降6.31%,全年调处矛盾纠纷88.8万件。四川人民幸福指数西部排第一,成都获得“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责任编辑:陈晓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 - 四川省司法厅

     版权所有:四川省司法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司法厅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上翔街24号 邮编:610015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51000000828313XE

备案序号:蜀ICP备20021399号-3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 微信
  • 微博
  • 抖音号
  •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