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要闻
2022年度全省乡村人民调解员提能培训班在德阳举办
发布日期:2022-07-18 信息来源:四川省司法厅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分享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发挥人才引领乡村发展振兴的关键作用,全面提升乡村人民调解员服务平安法治乡村建设的能力水平,按照《四川省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省委人才办《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重点项目2022年工作计划》要求,7月14-15日,司法厅在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举办全省乡村人民调解员提能培训班。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孔祥贵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会议指出

人民调解工作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目标的基础性工作,是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争取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根基,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纷,防范化解社会风险、净化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前沿哨所,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诉源治理,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社会矛盾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广大人民调解员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化解矛盾纠纷为己任,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会议强调

广大人民调解员要对标党中央、省委要求和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新需求,精准把握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的形势问题,以省厅“调解促稳定喜迎二十大‘三查三化三优’”专项行动为主线,紧扣党委政府平安建设“要事”、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大事”、社会和谐稳定“难事”,多向出击、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质效。

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要对标党委政府工作重心,坚持“调解跟着项目走、调解跟着人群走”,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实现矛盾不上交。要做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深入分析研判矛盾纠纷形势特点,及时预测预警和有效化解。要站稳人民立场,“哪里有人群、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坚持问题导向,提升综合能力。要着力解决调解不专业的问题,加强自主学习,不断提升隐患洞察力和纠纷调处能力。要着力解决调解不规范的问题,落实分级分类培训,发挥调解专家、调解能手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调解规范性。要着力解决履职不到位的问题,全面开展调解员日常监督考评工作,有效提升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要坚持多措并举,加强纠纷预防调处。要突出源头预防,前移工作重心,落实常态化动态化排查制度,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要坚持分类施策,根据矛盾纠纷的不同特点分级分类制定化解工作方案,灵活采取随手调解、“三三调解”、流动调解等多种方式方法,依法及时就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实现矛盾不上交。要注重对外联动,扭转“包打天下”“单兵作战”的调解思维,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整合多方资源力量,形成调解工作合力。

要加大宣传引导,扩大社会影响。要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服务,推动“以和为贵”的理念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要坚持用心用情调解,力争化解成功,做到案结事了人和,用工作实绩赢得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高度认同。要加强调解品牌建设,以中心镇、中心村为核心,结合地方特色,持续抓好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培育,用立得住、叫得响的调解名片以点及面辐射片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此次培训为期2天,特别邀请了省委政法委、省法院、省乡村振兴局、律师事务所、警院的专家和来自基层一线的优秀人民调解员代表,紧扣乡村人才振兴主题和乡村人民调解员提能要求,结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诉源治理、乡村振兴政策法规等内容为学员授课。

全省近万名人民调解员通过现场和线上视频的形式同步参加培训。

责任编辑:钟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 - 四川省司法厅

     版权所有:四川省司法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司法厅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上翔街24号 邮编:610015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51000000828313XE

备案序号:蜀ICP备20021399号-3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 微信
  • 微博
  • 抖音号
  •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