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
信息来源:厅行政复议与应诉二处 | 【字体:大 中 小】 |
保护视力色: |
![]() ![]() ![]() ![]() ![]() ![]() ![]() ![]() |
分享到: |
近日,四川省行政复议学科建设和理论实践“双基地”建设校地合作活动在成都举行。司法厅与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5所高校签署行政复议学科建设校地合作协议,并启动运行行政复议理论研究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
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王强,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滕文浩,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山,四川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畅,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兰荣杰,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院长傅晶晶,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特聘院长郭锋等出席活动。5所高校的校领导及教师代表在活动现场进行了研讨交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王强作总结发言。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特聘院长郭锋表示,行政复议法施行后案件数量涨幅巨大,对行政复议理论实务研究、人才储备、学科发展等提出更高要求,通过行政复议理论研究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带动行政复议学科发展,对行政复议法治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都理工大学将与司法厅协同联动,系统推进校地合作协议的落实,实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培训体系等方面的系统化部署,努力打造行政复议校地合作的“中国样本”和“四川范例”。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浩认为,通过行政复议理论研究和“双基地”建设,在为行政复议提供理论支撑的同时,能够建设行政复议学科体系,形成良好的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法学及行政法学的知识体系及话语体系,希望行政复议“双基地”发挥实质性作用,以基地常态化运行促教学、促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国认为,行政复议校地合作协议签署和理论实践“双基地”建设,赋予行政复议知行合一的新范式,是四川省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四川省法治建设的一次双向奔赴。行政复议与高校法学院双责共担,要努力把“双基地”建成行政复议制度创新高地、复议人才培养高地和法治政府建设的高地。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徐继敏认为,行政复议主渠道背景下,行政复议人才队伍的整体研究能力和水平对完善行政复议体制机制非常重要。当前,一些法学院校不太重视行政复议教学,编写的教材和研究成果较少,这与主渠道作用发挥不相符合。四川大学法学院将做好教学基地和研究基地工作,聚焦行政复议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形成更多的法学研究成果。
四川师范大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滕文浩从四川师范大学法学教育历史、法学学科教育资源、法学实践优势等方面阐述了对行政复议校地合作和理论实践“双基地”建设的支持。将持续发挥学校的传统优势,加大与司法厅的合作力度,推动行政复议实践与法学教育、法学理论研究相融相促,为行政复议工作和法治四川建设贡献力量。
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王强在总结发言中强调,签署推进我省行政复议学科建设、打造行政复议理论研究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的合作协议并开展研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行政复议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我省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推动行政复议人才培养、理论和实务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期望合作双方形成“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学术共融、人才共育”的共识,坚定信心,深化协同联动,构建助力法治政府建设的“新平台”;健全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立足服务实践,结合行政复议工作发现的问题,真抓实干,借力借智借势,打造行政复议理论研究的“思想库”;将行政复议学科建设作为新时代法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门类开展积极探索,务实合作,强化实践赋能,搭建法治专门人才培养的“孵化器”。
版权所有:四川省司法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司法厅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上翔街24号 邮编:610015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51000000828313XE
备案序号:蜀ICP备20021399号-3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