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
信息来源:四川司法 | 【字体:大 中 小】 |
保护视力色: |
![]() ![]() ![]() ![]() ![]() ![]() ![]() ![]() |
分享到: |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全省司法行政机关以扎实有力的举措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专项活动,确保“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
泸州市:下沉资源力量解民忧
泸州市司法局主要领导牵头,各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包联1个区县,采用“听、查、访、看”方式全面下沉督导推动工作落实。先后7次向区县司法局下发通知提示,对工作重点、排查要求、制度机制、时限节点等跟进部署、细化指导,确保工作要求传导到基层、压力传导到末端。统筹使用司法行政内部力量资源,广泛动员吸纳乡贤人士,聚焦重点领域,建立工作台账,健全研判机制,施行“红、橙、黄、蓝”矛盾纠纷等级管理,分层分类推动化解。活动开展以来,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2000余次,为3000余名群众排忧解难。
内江市:“公调对接”解难题
内江市司法局全面推行“公调对接”机制,在全市83个公安派出所建立“公调对接”调解室,实现“公调对接”全覆盖。通过司法所和派出所优势互补、高效联动,有力提升司法所和派出所的工作效能,实现“1+1>2”效果。通过“公调对接”,人民调解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办案一线,人民调解员“情理法”相结合推动“案结事了人和”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服务基层前端柔性治理的优势得到充分展现,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效率有效提升,将大量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
南充市顺庆区:“纠纷评议室”促和谐
南充市顺庆区司法局坚持“群众的事情群众议,群众的纠纷群众解”,创新建立矛盾纠纷居民代表评议制度,构建“党政主导、社区搭台、居民参与、调解唱戏、评议促和”的调解工作格局。在街道、社区建立“纠纷评议室”,聘请老干部、老党员、老工人、老模范、老教师、老军人等“六老”人员担任矛盾纠纷评议员,实现调前介入、调中评议、调后回访全流程参与,组织专业评估团、律师顾问团、群众议事团为重大矛盾纠纷出谋献策,建立评估、议事、激励“三项机制”增强工作韧性,“街坊邻居”人人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实现“为民作主”到“让民作主”的转变。
巴中市南江县:医调中心聚焦“三力”护稳定
南江县医疗纠纷调解中心“一盘棋”整合资源,提升调解能力,“一揽子”健全机制,增强调解动力,“一条龙”化解矛盾,定纷止争有力,医疗纠纷调解成功率保持100%,实现医疗纠纷案例数、赔付金额和医患双方对抗程度“三个明显下降”,县域医疗卫生领域秩序持续清朗、环境持续和谐、稳定形势持续向好。
资阳市安岳县:开展川渝边界毗邻地区“矛盾纠纷百日攻坚”创平安
安岳县司法局突出司法行政护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川渝边界11个毗邻乡镇开展“矛盾纠纷百日攻坚专项活动”。突出问题导向,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组织边界地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做到“情况清、底数明”;突出事要解决,统筹司法行政资源,组织专门力量,区分一般、重点、重大矛盾纠纷分层分类化解,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牵头组织多部门对疑难复杂积案“会诊”,确保案结事了;突出成果巩固,进村入户回访走访,做细做实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了解忧思愁盼,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全面提升工作质效。
版权所有:四川省司法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司法厅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上翔街24号 邮编:610015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51000000828313XE
备案序号:蜀ICP备20021399号-3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