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
信息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 【字体:大 中 小】 |
保护视力色: |
![]() ![]() ![]() ![]() ![]() ![]() ![]() ![]() |
分享到: |
人民网成都5月24日电正值野生中药材采挖季节,为有效避免“三山一界”纠纷、群体性事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近日,阿坝州松潘县宣讲团和宣讲队深入边远牧区,为农牧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
松潘县属半农半牧地区,草山边界分界线是他们心中不得逾越的一道红线,盛产虫草、贝母的药山更是严禁外人进入,松潘县境内曾发生过几起因农牧民法律观念淡薄,私自越过边界挖虫草、贝母的伤人事件。因此维护草山边界稳定,提前防范和化解草山矛盾纠纷,成了春夏虫草、贝母交易季节,地方乡镇最为头疼的一件事。
近年来,松潘县以打通牧区大众化通俗化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为初衷,抽调各单位业务骨干和精通藏汉双语干部,组建县委藏汉双语宣讲团和五支宣讲队伍(即摩托宣讲队、法制宣讲队、寺庙宣讲队、群团宣讲队、景区宣讲队)。先后深入全县25个乡镇的村(社区),采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以“松潘县宣讲故事会”的方式,在牧区,在帐篷,在药山上,为农牧民群众讲解党的惠民政策、打架成本、法律法规等,从根源上抓细、抓早、抓小,从根本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日前,位于一州三县交界处的草原乡摩托宣讲队,组织乡、村、派出所干部宣讲骨干,进入夏季草场针对辖区与其他县乡接壤的边界进行“三山一界”、矛盾纠纷、采药季节的排查工作。他们见到群众,如果是外地群众首先耐心劝走,遇到本地群众就开展一线服务,面对面进行加强教育引导,增强采挖人员的法制观念。
自2017年成立以来,摩托宣讲队在连绵的牧区高山深处,开展宣讲次数,大大小小早已超过几百场次。
4至5月,松潘县安宏、十里、岷江籍24人,在若尔盖县日尔朗山挖虫草,安宏乡党委了解情况后,庚即组成“三山一界”宣讲工作分队,由安宏乡维稳副书记白玛、安宏派出所副所长邓德军带队,一行6人,驱车几百公里,看望走访安宏乡外出挖药人员情况,摸排存在的矛盾纠纷和突出安全隐患,开展“三山一界”法治宣传和生产生活安全教育。
“你们要注意安全,包的哪个草山就在哪个草山挖药,千万不要越界,不要与当地村民发生纠纷,如果发生任何纠纷和安全问题,要保证理性依法依规处理,不要有过激反应,要相信当地政府和警察的处置,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工作组。”在人员不多的宣讲会上,白玛和邓德军语重心长地对挖药人员说。
虫草市场启动以后,松潘县大姓乡部分村民就前往国营牧场采挖虫草。5月19日,大姓乡党委书记张全辉组织部分乡村干部,乘车换骑马,前往100公里外的国营牧场,开展“流动宣传进药山,平安知识入人心”宣传活动。“现在致富不一定靠种地挖药,东西部扶贫协作提供的就业机会千载难逢。”张全辉的这些话使世世代代以挖药为生的村民观念,悄然发生着变化。
推动宣传教育新观念新思路进药山,使全县农牧民群众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发生变化,安全生产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这是松潘县党员领导干部一直的努力方向,也是该县因地制宜,成立五支宣讲队伍的初心。
据了解,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松潘县“藏汉双语”政策理论宣讲团和五支宣讲队开展宣讲300余场次,覆盖全县农牧门群众70000余人次,行程已超过上万公里。(谷运花)
版权所有:四川省司法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司法厅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上翔街24号 邮编:610015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51000000828313XE
备案序号:蜀ICP备20021399号-3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