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司法行政体制改革 > 示范建设
成都市司法局构建城乡一体普惠型法律服务体系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17-01-19 信息来源: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分享到:

在深入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过程中,成都市司法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扩大法律服务民生领域范围,健全公共法律服务长效机制,保障城乡群众共享优质法律服务。

一、健全法律服务体系,促进服务均衡化

一是打造品牌化市级法律服务中心。将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以及人民调解、志愿服务、心理咨询等服务功能整合到市法律服务中心,提升“12348”法律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构建起全市法律服务的信息枢纽和管理中心,市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十佳法律援助机构”,打造了成都公共法律服务品牌。

二是建设标准化县级法律服务大厅。按照严格标准、方便群众、整合功能的原则,制定选址要求、建筑面积、功能设置、设施配备、标识标牌、工作制度等方面的统一标准,在22个区(市)县建立规范化法律服务大厅,能够集成提供法制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多元化的法律服务,构建起服务服务群众的骨干网络,让群众就近得到法律服务。

三是构建广覆盖的法律服务工作站点。依托375个乡镇(街道)司法所,推进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建立司法鉴定、公证等法律服务便民站点,在开展法律咨询、化解社会矛盾中及时发现和受理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在各类产业功能区和大学生创业园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园区务工人员提供贴身式法律援助。加强与工会、妇联、共青团和残联等群团组织的协作,建立441个服务站点,招募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使困难群体能够及时得到法律援助服务。

四是全面建成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针对村(社区)法律服务需求旺盛,但是法律服务资源最为匮乏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在3415个村(社区)建成法律服务工作室,将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延伸到了最基层,推动村级公共法律服务的常态化和专业化。

二、扩大法律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惠及面

一是放宽法律援助标准。将城乡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统一定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倍,达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水平。建立法律援助支持公益诉讼制度,对提起公益诉讼或者因实施见义勇为行为、志愿服务行为产生的诉讼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标准限制。

二是扩大受援人群范围。把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和未成年人等社会需救助群体列为重点援助对象,使更多的困难群众可以享受法律援助。先后与广州、郑州等全国42个城市建立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律援助需求。探索将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农村产权确权等8个方面的内容纳入援助范围,维护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

三是增加法律援助事项。针对征地拆迁、劳动就业、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领域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态势,把“因劳动争议请求给付经济补偿金”,“因家庭暴力、虐待、遗弃请求司法保护”,“因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医疗事故、食品安全事故、产品质量事故以及其他人身伤害事故造成人身伤害请求赔偿”,“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追索侵权赔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畴。开通服务天府新区和“北改”工程法律援助直通车,优先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优先安排法律援助,将法律援助延伸到全市重点工作一线。

三、健全法律服务机制,促进服务优质化

一是建立法律服务联动机制。探索建立公共法律服务政府补贴制度,联合公、检、法部门制定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完善通晓藏语、彝语、蒙语、维语等语言和文字的志愿律师队伍,满足群众多样化法律服务需求。加强与工、青、妇、残、信访等部门的应急协作,实现各部门之间法律援助资源的互通共享,拓展了群众获得法律援助的渠道。

二是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市域内的农民工、未成年人、流动人口等重点群体免除经济状况审查,设立“妇女儿童法律帮助基地”,做到“零门槛、零遗漏、零等待”。今年以来,开展“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专项行动”,为1.2万名农民工讨回拖欠的工资和工程款4909.2万元。

三是完善法律援助监管体系。建立法律援助公示和一次性告知制度,主动公开申请范围、条件、办案流程、服务措施、监督电话,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全程监管制度,在指派援助案件的同时确定专职人员跟踪工作的进展情况,向受援对象发放《法律援助质量跟踪卡》,并作为重要的考评依据。采取组织旁听庭审、调阅案件材料、走访受援对象以及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等形式,对办案质量不达标的予以通报批评和不予补助,有效提高了法律援助质量。

四是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成都市司法局制定了《成都市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规划》,整体推进内网、外网、政法专网及机关自动化办公系统建设,形成了内部管理智能化、对外服务集成化的综合信息系统。以成都市司法局门户网站为平台,整合成都普法网、成都法律援助网和12348法律援助热线,提供法律援助在线咨询受理,司法考试查询,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机构和执业人员基本信息查询等服务,开展“面对面”的法律视频咨询受理服务,全面及时办理群众网上咨询投诉,为群众提供“零距离”、高效率的法律服务。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 - 四川省司法厅

     版权所有:四川省司法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司法厅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上翔街24号 邮编:610015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51000000828313XE

备案序号:蜀ICP备20021399号-3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 微信
  • 微博
  • 抖音号
  •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