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时代人民调解员风采录
杨志娟:创新人民调解方法 合力攻坚化难案
发布日期:2020-09-08 信息来源:四川省司法厅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分享到:

杨志娟金川县勒乌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她始终坚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做到时间再晚不迟去,工作再忙不耽误,事情再小不推辞,坚持勤、快、早工作法,在11年的调解工作中,累计调处各类纠纷420多件,成功率达98%,高质高效化解了当地矛盾纠纷。杨志娟不仅是调解员,也是勒乌镇司法所所长,她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涌现出很多可圈可点的工作方法。

狠抓辖区内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为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枫桥经验”助推基层社会治理,采取多种措施提升辖区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举办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培训课程、民事纠纷调解技巧等方式进行业务培训。杨志娟同志,联系实际案例讲解人民调解技巧以及在调解不同类型纠纷时的注意事项,并对如何规范调解档案等知识进行规范化培训,通过对人民调解员强有力的培训,有效激活了调解组织细胞,对人民调解工作增加了强心剂;对调解组织队伍配优配齐,对不能胜任调解工作的进行及时调整,在辖区内组建14支人民调解队伍,共128名调解员,在全镇调解工作中形成了“点、线、面、块”四位一体的人民调解工作格局,即调解小组守住“点”,街道、社区调委会护住“线”,镇调委会看住“面”,专业调委会盯住“块”,实现矛盾不上交,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2019年共调解纠纷43件,其中避免群体性事件2起,避免民转刑案件1件,涉及金额140余万元。

创新人民调解方法,合力攻坚化难案,补齐人民调解短板

为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解优势,杨志娟牵头推动“公调对接”、“访调对接”、“诉调对接”的协作互通,探索出“大协调”模式,并收到可喜的成效。

3月19日,杨志娟参与县法院委托调解一起婚姻家庭纠纷,并调解成功。疫情期间,金川县法院通过手机端进行调解,司法所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具有简捷、及时和经济的特点,人民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配合法官,将法与情融合在调解过程中,实现法与情的统一,针对双方争议的共同债务、子女抚养费用和探视权重点进行普法宣传,使法的实施更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利用电子网络开展线上调解,具有广泛性,方便广大人民群众。让百姓可以能少跑路、以最方便的方法解决实际困难。调解结束后,当事人对调解给于了5星级好评价。诉调对接是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对矛盾纠纷的处理,降低了纠纷解决的成本,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纠纷调解成功后法院及时进行司法确认,保证调解结束后协议的履行。诉调对接,是纠纷多元化化解的一个缩影,这样的调解是群众所需、百姓所盼,具有强大的活力,司法所积极参与到访调、诉调、公调对接中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各个领域的优势作用,为辖区内平安建设、人民满意积极努力。

用心用情调解,把被动的调解工作变为主动送调解上门服务,对疑难复杂纠纷迎难而上,敢啃硬骨头

近年来,在村民法律意识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乡村居民法律意识普遍增强,对调解需求也日益增加,很多纠纷不是在办公室做做材料,打打电话,“拖、推、档”就能化解的,调解工作更多的是苦口婆心用心用情才,舍得花时间、精力才能解决的。

2019年12月,杨志娟在利用长达一个星期时间,调解10余次,只为化解积怨8年的邻里纠纷,民间纠纷往往争议标地有的仅仅为一块不足10公分的邻里间隙,权利双方互不相让、争吵不休的情况比较普遍,调解过程中更多的需要深入实际,她在面对这起时间长、隔阂深、问题复杂的纠纷,不急于求成,而是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法律和政策向矛盾双方讲清说明,在通过走访村干部及部分群众,了解了事实真相,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共同协商拿出了处理矛盾的初步意见后,工作人员再次实地勘查、测量,分别做了当事人双方的思想工作,缓解了双方的仇视心理。其次,在调查入户过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做另一方的工作。经过时间反复沟通、调解、协商,双方最终达成土地权属分配协议。随后,调解小组工作人员依据现场重新划分好的界限,明确当事人的调解意见,逐条逐项拟好人民调解协议书,在确认无异议后,当事人双方代表和调解小组成员在协议书上签字按手印确认。至此,延续了8年多、调解接近20余次的土地界限纠纷得以圆满调解。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一致好评,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调解工作中杨志娟扎根基层,兢兢业业,忠于法律,刚直不阿,她狠抓辖区内调解组织队伍建设,积极主动参与辖区内疑难复杂纠纷,调解工作中不断创新调解工作方法,得到当地老百姓和党委政府的一致认可。

责任编辑:钟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 - 四川省司法厅

     版权所有:四川省司法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司法厅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上翔街24号 邮编:610015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51000000828313XE

备案序号:蜀ICP备20021399号-3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 微信
  • 微博
  • 抖音号
  • 头条号